藏族学者:“西藏环境破坏论”是认识匮乏、无的放矢的抹黑

发布时间:2022-12-05    来源:本站

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西藏的生态保护历来备受关注。和平解放70年来,如今的西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社会自觉,冰川草地溪流纯净如初,飞禽走兽游鱼欢快怡然,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特别是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我们在下乡进行生态学野外科学考察时,藏狐、藏羚羊、藏原羚及藏野驴等都十分常见。”近日,西藏生态学专家、西藏大学生态学教授拉琼受访时表示,更难能可贵的是,西藏野生动物对人的亲近性特别好,“动物们知道,我们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作为西藏大学生态学学科带头人和本地生态学者,拉琼从上世纪90年代初便开始从事高原植物学、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见证了西藏生态领域研究的系统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中国对青藏高原环境的投入及保护力度是空前的。”他说,西藏执行严格的环保准入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生态环境评估及保护措施的实施,其团队也参加了像拉林高等级公路建设的生态评估和复核等工作。

  拉琼认为,近年来,境外部分人发表的所谓“西藏环境破坏论”,是对当前西藏认知的匮乏,是无的放矢的抹黑。

  有学界分析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旧西藏,基本处于被动适应自然条件和对自然资源的单向索取状态,谈不上对西藏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更谈不上科学有效的保护。

  “上世纪50年代,十八军进藏后在拉萨拉鲁湿地周边,拉萨饭店至哲蚌寺数公里沿线种了很多柳树、杨树。”解放军原十八军子弟吴勇说,如今绿树成荫的鲁定北路两侧行道树,便是父辈栽种而成。

  他说,得益于西藏和平解放后重视生态,不断植树造林,以往拉萨冬春时节常见的风沙天气如今出现频率越来越低,难觅踪影。


编辑:admin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