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手段“浇灌”盐碱地上新希望
用科技手段“浇灌”盐碱地上新希望
科技人员开展了不同类型盐碱地治理利用以及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工作,初步形成了一批适用技术,如耐盐碱植物种植改土技术、微生物土壤调理制剂控盐技术、生态排盐技术、生态型的土壤改良调理技术等。
人口在增长,城市在扩张,气候在变化,我们迫切需要健康的土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撑。
“防止土壤盐渍化,提高土壤生产力”是今年第八个世界土壤日的主题,也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工作者进行土壤资源治理的圭臬。
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杨劲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经过几代土壤学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目前已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盐渍障碍土壤治理与防控关键技术。但我国盐碱地治理,仍然面临治理难度较大、一些科研问题有待深入研究等挑战。
“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盐渍土精准控盐和安全用水理论与技术、土壤盐渍障碍的绿色消减与健康保育、盐渍农田养分库容扩增与增碳减排等研究,为国家农业升级、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张佳宝表示。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土壤盐渍化,是由于受不同程度的盐、碱物质影响,导致土壤板结、透水性差、盐碱不易下渗排除的一种土壤“疾病”。
张佳宝告诉记者,我国盐渍土面积巨大、种类繁多,盐渍化问题突出,已经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分布有不同类型盐渍土,我国盐渍土约占世界盐渍土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盐渍土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以北方和滨海地区为主。”与土壤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杨劲松,对我国盐渍土的“家底”烂熟于胸。
编辑:admin